当前位置:辣书屋>书库>穿越历史>渊天尊> 第134节

第134节

  他心中明白。
  这是原身记忆和感情。
  两人,与其说是吴渊穿越替代,不如说是融合,只是吴渊前世意识占据着主导。
  “杀父之仇,不共戴天。”吴渊心中默默道。
  杀死对方,还能得到血色雾气,还能获取七星楼的天价奖励。
  若真能得到五十滴遗古仙露,未来很长一段时间,吴渊都不必再为资源发愁。
  还有一点。
  “横山之战,已过去十年,大晋帝国一直在厉兵秣马。”吴渊思绪运转:“只因当年雨太上和大晋东王一战,才让大晋暂时罢兵,停止进攻。”
  但这种和平,不可能持续。
  大晋,如日中天,宗师高手众多。
  而横云宗,步雨宗师年纪越来越大,实力将不可避免越来越弱。
  短暂三五年,长则十年。
  战火必将再起。
  上一次大战,主战场是在横山府。
  下一次,大晋兵锋,必将直指云山府!
  “杀他们一个顶尖高手,便能乱他们一支军团。”吴渊的指尖朝卷宗轻轻一弹。
  哗啦~一股奇异劲道席卷。
  令整本卷宗碎裂为无数细微纸屑,飞舞在半空。
  “每削弱大晋帝国一份实力,将来的战争,我横云宗胜利的可能性,便会高上一份。”吴渊加快步伐。
  向群星楼而去。
  不知不觉,吴渊已对横云宗产生归属感,有宗门付出的缘故,亦是亲人、族人的原因!
  ……天色将明时。
  群星楼,云山分楼,第五层。
  “前辈。”黑袍青年轻声道:“这是您一年前定制的神兵级贴身软甲,还请前辈一试。”
  箱子打开。
  一副通体黝黑,没有泛出一丝光泽的软甲显露出来,古朴,又透着不凡。
  软甲。
  这是一年前,吴渊下山在家时。
  暗中来到群星楼,用‘古纪’当初留下的那一块三品神兵令,所定制的一件软甲。
  时隔一年,到今天,方才来取。
  “哗啦~”吴渊手朝箱子中一抓,当即,这副软甲如同流水般,眨眼间就穿到了身上。
  鳞甲相接处,有细微弹性。
  很合身!
  软甲,仅护住了躯干部分的要害,论防御力比护住全身的重甲要弱上许多。
  优点是灵活。
  “不错,不愧是神兵级软甲。”吴渊手握住软甲边缘,微微发力,超过二十万斤巨力涌入。
  纹丝不动。
  的确是神兵材质!
  “丝毫不影响战斗时的灵活。”吴渊很满意这一副软甲。
  群星楼出品,必属精品,此言非虚。
  对真正的高手来说,护住要害就够了,灵活性才是最重要的。
  “行!”
  “我走了。”吴渊起身,一挥手丢下信物令牌,迅速离开了群星楼。
  而不出吴渊所料,群星楼派出了‘眼子’。
  只可惜,被他轻易甩开。
  当清晨的第一缕曙光亮起,鸡鸣在城中此起彼伏。
  城卫军打开了城门。
  跟随着汹涌人群,吴渊离开了云山府。
  ……
  离开云山城第二天的傍晚。
  南梦府,离城,在距‘田家渡’不足十里的荒山之上。
  这里,有着一座座孤坟。
  “比之一年多前,似乎又添了许多座。”吴渊记忆力何等好?
  目光一扫,就大致判断出哪些是这一年多来的新坟。
  哪些又是旧坟。
  稍一辨认,吴渊来到目标前。
  然后——挖坟!
  以吴渊的恐怖巨力,仅仅十息后,整个土坟就被挖开了,显露出下面已开始腐朽的衣服。
  撕开!
  露出了光亮如新的银枪!正是吴渊之前杀死陈堂如后,埋藏在这里的神兵。
  取出。
  “好宝贝。”吴渊单手握住三分处,数十万斤巨力灌入,全力爆发一甩,长枪宛若迸射出的箭矢刺破长空!
  枪尖撕裂长空。
  迅若闪电,却不带丝毫锐啸声,宛若彻底融入了风中。
  空气形成不了丝毫阻拦。
  “不愧是神兵,可轻易承受数十万斤巨力爆发,方可痛快战斗。”吴渊露出笑容:“还有神兵级内甲护身。”
  一切,准备就绪!
  “该去横山府了。”吴渊迅速将坟茔大致恢复,也不再停留,清点好所有物品。
  化为一道流光,一个闪身便是上百米。
  借着朦胧夜色。
  消失在苍茫大地中。
  ……
  横云宗,建立于云山府。
  长达百年的时间里,一直在云山府、横山府中招收弟子、培植势力,可以说根基深厚。
  这一切,在十年前被改变。
  大晋兵锋所向,一战,夺取横山府,强如步雨宗师,也只是令大晋罢兵,而非退兵。
  十年来。
  横山府,依旧混乱,大晋帝国的大军驻扎,横云宗又岂会甘心退出?一直在准备反攻。
  双方暗中一直纠缠不休!
  自然。
  在横山、云山交界的近千里边界上,双方都驻扎重兵,以防不测。
  大晋征东六军团,便驻扎于边界。
  精锐的上万军士,依山傍河扎营,这里地处高势,易守难攻。
  今日,夜色降临。
  六军团中央的大帐四周,一队队护卫守护着,更有大批军士来回巡逻。
  大帐内。
  “将军,九皇子可是真要来?”一位身穿甲衣的裨将低沉道:“他不是坐镇‘临江城’,只是名义上的统帅吗?”
  “九皇子,乃陛下诸子中天赋最高的皇子之一,年纪轻轻便有非凡实力。”身穿重甲的魁梧长须大汉,坐在主座上:“手腕同样厉害。”
  “可大皇子、三皇子,又岂是吃素的?”
  “大皇子,在北征讨原州,三皇子,在南主政南州。”魁梧长须大汉低沉道:“九皇子虽有东王支持,更是皇后嫡子,可他想要脱颖而出,就必须立下大功!”
  “我大晋,以军功为先。”
  “东进,横云宗是第一块硬骨头。”
  “九皇子岂会不想敲掉?”魁梧长须大汉道:“他虽只是名义上的统帅,可难道陛下不知?”
  “想要当上太子,就必须做出表率,亲临边疆一线都不敢,将来,凭什么入主圣京,统御我大晋数万里疆域?”魁梧长须大汉道:“不过也不必担心,九皇子来,也只会是劳军,等过上几日便会离去。”
  裨将不由点头:“属下明白,属下立刻去安排。”
  很快。
  裨将离去,大帐内只剩下魁梧长须大汉一人,他仔细研究着地图,一直思索着。
  忽然。
  “王将军当真尽心啊。”一道声音幽幽响起。

上一章目录+书签下一章